人民网深圳舆情部
日前,深圳华强北街头,一群胸前挂着收款二维码的小孩火出了圈。他们从职业骑手手中争抢订单,通过“跑楼”形式,完成送餐“最后的垂直100米”,每单收费1—2元。这究竟是暑期劳动教育,还是潜在童工问题,引发热议。
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市场,华强北高楼林立,专业市场“一米柜台”密布。由于终端配送耗时费力,不少骑手选择付费雇人代劳。正值暑期,部分商户、物业人员的子女加入“跑楼”行列赚取零花钱,看似形成了市场需求的互补。
部分家长和网友对此表示支持,认为“总比在家玩手机好”,“既能提早接触社会,还能锻炼身体”,“让孩子体会一下自食其力的乐趣和艰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不少观点指出表面“双赢”背后的多重风险。
人民日报评论强调,从法律层面看,临时代送虽谈不上“童工”,但这种有偿服务可能构成承揽或劳务关系,一旦发生意外将面临责任认定难题;从安全角度考量,高楼奔跑、车流涌动、高温餐品都潜藏让未成年人意外受伤的风险。
红星新闻也评论道,“跑楼小孩”代送外卖现象实则是一场安全与责任的小考。家长、配送员、外卖平台及社会层面,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隐忧。让孩子们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让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有序。
8月4日晚,一份《关于不要让孩子参与代送外卖活动的通知》在网络流传,羊城晚报等媒体随后证实,确为华强北街道发出,面向辖区全体商户及物业公司。
该通知肯定了家长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初衷,基于安全和法律考虑,呼吁各商户从即日起,不要再让孩子参与“代送外卖”。街道已约谈相关外卖平台,禁止让孩子代送外卖。如发现有孩子代送外卖行为,将积极劝返。
“跑楼小孩”被紧急叫停,家长又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们的暑假该如何度过才能既安全又充实?
针对暑期监护真空问题,华强北街道推出“疏堵结合”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打造免费的社区暑托班、兴趣班、科普实践等,另一方面,联动文化馆、博物馆等9家场馆免费向青少年开放,街道及社区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等。
相关做法被不少网友及媒体点赞,认为这体现了对未成年群体保护的责任意识。也有观点进一步呼吁,探索替代性的社会实践。
中国青年报分析称,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城市空间中可供他们有意义地度过假期时光的场地、项目依然不够,需要相关部门主动出手设计更多有趣、有益、有温度的暑期活动。从此次事件中看到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用更多耐心与智慧,给孩子们营造更加广阔、安全可靠的舞台。
炒股股票配资网站,最安全的配资平台,在线配资论坛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