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海军联合编队在8月8日做了一件事:三艘战舰带着能支撑30天补给的“移动仓库”,直插美日最敏感的北太平洋咽喉。
这支由052D型驱逐舰“绍兴舰”、903型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和俄军“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驱逐舰组成的编队,第六次开进了这片海域。
它们清晨穿过北海道礼文岛西南的宗谷海峡,43公里宽的海峡被钢铁阵列划开,航速18节,目标明确——鄂霍次克海。
就在巡航启动前两天,中俄海军刚结束“海上联合-2025”演习。
六天里,两国舰艇在日本海演练了联合防空、反潜、实弹射击。
绍兴舰的130毫米主炮和俄舰“无风”防空导弹系统组成火力网,成功拦截模拟目标。
但这次演习真正引发关注的是新动作:首次加入“应对西太平洋安全危机”科目。
北太平洋为什么牵动美日神经?
答案藏在航线地图上。
从阿拉斯加到日本仅4000公里,比夏威夷到日本的8000公里南线短一半。
美军在日本的基地群设施齐全,是驰援台海的理想跳板;而南线只有关岛能提供有限支援。
更关键的是,这片海域横卧着俄日争议的南千岛群岛,俄军在此部署的“棱堡”反舰导弹射程覆盖600公里,足以封锁海峡。
联合编队一进鄂霍次克海,战斗警报就拉响了。
8月9日,模拟敌方潜艇威胁出现,中俄反潜直升机群紧急升空。
直-20和卡-27在50海里半径内展开地毯搜索,乌鲁木齐舰的拖曳声呐与俄舰“猎户座”系统同步开机。
反潜网刚布下,反舰演练接踵而至——绍兴舰和俄驱逐舰交叉占位,对靶标发动饱和打击。
美日反应快得惊人。
日本自卫队当天就派出“岛风”号驱逐舰和P-3C巡逻机贴身跟踪。
美国北方司令部更急调4艘驱逐舰和P-8反潜机,堵在阿留申群岛防线。
表面上美军声称行动“不构成威胁”,私下却在全力搜集绍兴舰的雷达信号和俄舰反潜频率。
这片海域的博弈早就不限于军舰。
2024年9月,中俄海警舰艇首次联合巡航北太平洋公海,演练渔业执法和搜救。
此刻中国破冰船正在白令海作业,为北极航线开通探路。
当全球30%的液化天然气运输依赖这条航线,谁控制通道,谁就捏住能源命脉。
特朗普近期突然对俄罗斯示好,被外界解读为离间中俄的战术。
美军最忌惮的是南千岛群岛上那条“空中走廊”——俄方曾向中国空军开放它,战机随时能封锁日本海航道。
但西方制裁下的俄罗斯不可能转向,中俄的深潜器协作说明一切:8月10日,俄方“别洛乌索夫”号救生船释放深潜器探查模拟沉艇,中方潜水员同步操作高压救生钟。
这种核心军事机密共享,比任何声明都有说服力。
当千岛湖舰只用25分钟完成横向补给时,北太平洋的权力天平已在悄然偏转。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炒股股票配资网站,最安全的配资平台,在线配资论坛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