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由广东省商务厅主办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系列活动——商业航天产业与资本对接会”在广州举行。活动聚焦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通过政策解读、企业路演和项目对接,为政府部门、产业链企业与金融投资机构搭建高效合作平台。
听起来“高大上”的航天产业,能在民用领域带来哪些实在好处?
参会的氦星光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投融资首席战略官李佳玉介绍,该公司的核心技术为激光通信。比如在海洋经济中,近海可通过无线激光产品为渔民提供通信服务,远海借助卫星实现互联网及定位导航业务,成本较传统高轨卫星降低一个数量级(约90%),延时从秒级降至毫秒级。
“我们计划在广州进行产能布局、投资设厂,包括卫星星载相关制造产能、地面无线产品布局及低空领域布局。”李佳玉表示,广州市场机遇丰富,一是车联网领域,广州车企聚集,激光通信在该领域潜力大;二是海洋经济发达,船舶通信需求突出;三是可通过空天一体化网络为大模型企业、云游戏等场景提供低延时、低成本的网络支持,适配算力布局需求。“海外业务方面,我们以新加坡分公司为支点开展业务,如在岛屿间通信替代海底光缆。”
北京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资本市场与公共事务总监秦龙介绍,公司核心产品是低轨宽带互联网通信卫星。“以星链starlink为例,目前已发射超过9200颗卫星,覆盖600多万付费用户,2023年实现盈利。”
谈及考虑大湾区布局的原因,秦龙提到3个关键词:效率、诚意、生态。“广东投资环境良好,政府对企业诉求反馈迅速,广州在汽车、低空经济、远洋运输等领域,深圳在消费电子、手机通信电信设备等领域,都为卫星互联网及相关卫星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合作空间,我们也在计划和股东携手共同推进在大湾区落地发展。”
会上,省投资促进局局长谢臻向全球商业航天企业和投资机构发出邀约。他指出,广东坐拥国内最完备的电子信息、高端制造和海洋经济产业配套,叠加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跨境资金自由、数据流动便利”的制度优势,可为企业提供“总部+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落地方案。他诚邀全球航天企业把广东作为进入中国、走向亚太的“首发站”,共享粤港澳大湾区超大规模的商业航天市场机遇。广东省商业航天产业促进会介绍了全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为后续企业路演提供产业背景支撑。
南方+记者 唐子湉
炒股股票配资网站,最安全的配资平台,在线配资论坛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